首批3億尾中國對蝦旅順海域“播種”

?蝦苗精準稱重計數后,通過長軟管放流入海。
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韜飛 攝
??? 本報訊(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小華)春夏是播種的季節,除了陸地上各種糧食作物的播種,從5月中下旬開始,隨著海水溫度的升高,以漁業資源增值為目標的海域“播種”也將在我市陸續開展。5月16日,我市今年首批近3億尾中國對蝦蝦苗經過第三方機構檢驗合格后,在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二咀子漁港放流入海,由此拉開了我市今年漁業增殖放流工作的序幕。
??? 記者在位于旅順口區的大連德洋水產有限公司育苗室看到,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從育苗池中將蝦苗撈出,裝進水桶后提至門口的檢驗臺。經第三方機構檢測合格后,首批近3億尾蝦苗被運往旅順三澗堡街道二咀子漁港,通過長長的軟管,緩緩放流入海。據第三方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孫亞慧介紹,當天外海水溫與育苗池水溫基本相符,適合運輸和投放蝦苗。據介紹,旅順二咀子海域屬于天然漁港,是中國對蝦傳統的產區和捕撈海域,水質好,基底為泥沙底,非常適合中國對蝦生長。經過一個多月的繁育,蝦苗的體長都達到1厘米以上,已經是正常蝦的規格,放流海域水溫、鹽度等各方面水質指標都比較適合蝦苗生存。預計到9月1日休漁期結束,今年放流的蝦苗能長到十三四只1斤,開漁之后就能在市場上看到。
??? 近年來,我市增殖放流工作在管理制度、放流技術和驗收方法上不斷發展和完善,今年,第三方檢測機構繼續采取專家抽樣的方法,選取適中的蝦苗池做樣本,對樣本池中的苗種進行檢驗,蝦苗質量和數量必須達標。同時,蝦苗要有活力,大小需達到1厘米以上??紤]到運輸途中可能的損耗,第三方機構每年都會在蝦苗入海前進行二次成活率檢測,以確保放流蝦苗的活力度。據第三方檢測機構現場抽樣檢測,當日放流的蝦苗成活率達到98%。
??? 此次投放蝦苗也正式拉開了我市今年增殖放流工作的序幕。從5月下旬到7月底,我市計劃投入4600多萬元,在各涉海區市縣增殖放流中國對蝦、三疣梭子蟹、褐牙鲆魚、許氏平鲉魚共30.864億尾。據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產業處副處長王曉宇介紹,我市已連續13年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活動,對近岸漁業資源養護、促進漁業增效、轉變漁業增長方式和實現我市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十三五期間,我市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150億尾,規模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,實現直接經濟效益20億元。特別是2021年,我市增殖放流實現財政投入產出比1∶17,創歷史新高。